西安曦和茶艺培训
曦和首页 曦和动态 曦和培训 曦和视频 师资力量 学员风采 曦和招聘 联系我们
伏羲造琴|曦和古琴
阅读量:2772    所属栏目:琴道文化    更新时间:2024.12.24 02:22  
古代文人非常喜欢古琴,有些文人进京赶考就带两件东西,一个行囊加一把古琴。而现在古琴成了小众人群的爱好,这是非常遗憾的。我觉得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,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,值得更多的中国人去传承古琴、享受琴音。
古琴,又名七弦琴,最早名为一个字“琴”,传说为神农伏羲制琴。最早见于《诗经》里《关睢》中的“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”和《鹿鸣》中的“我有嘉宾,鼓瑟鼓琴”。古琴最早的琴弦就是蚕丝做的,底座是木头。甲骨文中的“乐(樂)”就源于古琴这种乐器,字形为上面一个蚕丝的丝,下面是一个木头的木,用古琴来表示音乐的乐。
传说伏羲氏制琴十分讲究。他认为凤凰是百鸟之王,不是梧桐树就不会在树上栖落,于是认为梧桐是非常优良的木材。他制琴的时候,叫人把梧桐砍来,要选择三丈三尺高的,然后截成三段。这三段的意思表示天、地、人三才。选木料时,他先取来一段,敲一敲,如果声音太清,认为木质过轻了,不要;再取另一段,敲一敲,声音要是太浊了,认为木质过重了,又不要;最后,再取来不轻不重的一段,用手指弹一弹,声音清浊相当,轻重也适宜,便把这木材送进流水中,泡浸七十二天,然后,取出来阴干,再请高级的匠人制成古琴。
伏羲制琴的传说,说明作琴的材料要十分讲究,要求材料具备轻、松、脆、滑等特点。古琴的琴面一般是用桐木做的,梓木为底。用木头做琴轸,涂上漆,用金属做琴微。据说最好的琴弦是用冰蚕的丝做的,叫做冰弦。琴身用梧桐木制成后,涂上了漆,时间久了,漆面发生断裂,这叫断纹。断纹的形状有多种多样的。有的象蛇腹上的花纹,叫做蛇腹纹;有的象流水一般,还有的象牛毛、梅花、冰纹,等等。断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漆木、灰、胎的制作而引起的。有人认为古琴越是古旧就越好,越珍贵。古旧的年代多少,有经验的人可以从漆纹断裂的情况来断定。所以有的人故意将新琴的表面搞成旧样,以便出售。
古琴的材料要讲究,制成后的古琴则更要讲究爱护。古琴不能受潮,也不能曝晒,受潮和曝晒都会使琴身变形,琴的声音也变坏。古人说琴有六忌:忌大寒,忌大暑,忌大风,忌大雨,忌迅雷,忌大雪。
由于孔子的提倡,中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喜欢琴棋书画,古人曰“君子无故不撤琴瑟”,用我们现代话来说,就是有文化的人都会弹古琴。琴棋书画,琴为首。因为古琴的艺术风格中的清和、淡雅符合文人雅士飘逸潇洒的生活态度,弹古琴能达到一种养心养性、甚至养身的效果。中国传统的养生讲究气息调理,古琴的演奏状态就是通过心、手、琴调节经络,达到气息贯通的效果。心情烦燥的时候,弹弹古琴,听听琴音,可以很快平静下来。
古琴的文化内涵非常深厚,有完整的一套音乐体系,比如琴论、琴学、琴谱、琴诗、琴歌、琴派等。比较著名的琴论有魏晋时期嵇康写的《琴赋》,还有蔡邕(蔡文姬的父亲)的《琴操》,尤其是明代许上赢的《溪山琴况》,对传承古琴的文化内涵和演奏美学起到了很大作用。现存古琴谱约3000多首,在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中,大部分是古琴曲,如《高山流水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、《广陵散》、《平沙落雁》、《潇湘水云》等。
古琴的文化内涵还包括琴诗。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弹弹琴、喝喝酒、吟吟诗,所以流传至今的琴诗也很多,比较著名的有唐代诗人刘长卿《听弹琴》,“泠泠七弦上,静听松风寒。古调虽自爱,今人多不弹”。李白在《听蜀僧濬弹琴》中写道,“蜀僧抱绿绮,西下峨眉峰。为我一挥手,如听万壑松。客心洗流水,余响入霜钟。不觉碧山暮,秋云暗几重。”李白把演奏者的状态、听者的心态都写出来了。古琴最早的表现形式有两种,一是独奏,二是琴歌。古琴的乐曲配上诗词唱出来,就是琴歌。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唱琴歌,但传统的琴歌到底怎么唱,大家都不太清楚。
中国文化是写意的文化。欣赏古琴曲,表面的是欣赏韵律,其实是在捕捉一种情景,也只有通过欣赏进入那种情景,并与情景融为一体,才能和琴曲产生共鸣,产生“高山流水觅知音”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。

曦和茶艺 曦和茶艺地址 版权所有:西安曦和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13891908775
市区地址:西安市
陕ICP备15005990号-2